股票代码:060001 客服热线:400-000-0388
发布公告

招标

采购

项目

机构

资讯

服务

周强武:绿色发展要将环境制约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契机[2022-12-15]

发布人:比比招标采购网    发布日期:2022-12-16

周强武:绿色发展要将环境制约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2022-12-15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22年12月15日上海召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周强武出席并发表演讲。

  周强武在演讲中表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第一,外需下滑、成本上升、货币政策收紧等因素使得新兴经济体更难在短期内平衡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第二,融资成本高企、避险情绪上升、财政空间收窄等因素使得绿色金融可调动的资源边际下滑;第三,资金紧张与投资者保守情绪可能降低绿色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资源错配,反映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出现投资过剩,而需要大力投入但具有一定风险的领域却投资不足。

  对此,他强调,多边金融机构助推绿色发展。虽然面临诸多挑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独特的机遇,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陷入资源和环境陷阱,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要将环境制约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契机。要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需要高质量的、绿色的基础设施。显然,资金缺口仍是关键因素。今后一段时期,各国公共部门将普遍面临财政空间有限、长期投资缺口扩大的矛盾;私营部门鉴于这类投资周期长、投资大、收益不确定等特点,投资意愿明显不足。

  周强武称,从长期来看,相当一部分带有绿色属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依靠自身经济收益以及“外部收益内部化”等方式实现良性循环,但在目前阶段,仍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政策改革和法规变革来撬动,在这一过程中,绿色金融将发挥基础性重要作用。

  要保障绿色金融的可持续、规模化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与市场密切协调,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和政策框架,明确绿色金融实现路径和收益分配机制,使绿色金融产品相比于其他金融产品具有相当或者更高的市场吸引力,从而引入更大规模的民间资金;另一方面需要有一些具备良好信誉和一定规模,能够高举真正的绿色发展大旗,践行绿色标准,并能够以较长的投资期限来支撑、撬动、激活绿色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来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这其中就包括多边金融机构。

  周强武称,多边金融机构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不以短期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提供的融资期限较长、利率较低、条件优惠、重视环境和社会治理,不仅是具体项目的资金来源,还可以改善借款国公共部门的债务结构,并引导和带动私营部门通过PPP等方式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来。据测算,多边金融机构1美元投入,能撬动8-12美元的额外投资,这种资金动员力和和引领性是非常显著的;在知识合作和能力建设方面,多边开发银行能够以项目为载体,有效传播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先进的知识、理念、经验和技术,促进用款国的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

  周强武最后表示,绿色发展需稳中求进,更需国际合作。对此,他分享对绿色发展的五点看法。第一,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需要平衡绿色产业和传统行业的关系,确保转型过程尽量减少对传统行业和就业的冲击。这就需要在政策层面对可持续发展要有全局性的考量,体现短期和中长期利益取舍。第二,绿色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国情,包括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等。切勿不能脱离国情。第三,制定完善、且相对和国际接轨的绿色标准,能够避免“漂绿” (greenwashing),提高绿色资金使用效率,以更好引导投资者。第四,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在产品、模式、机制、监管等层面,加大创新力度,更好的服务投资者对绿色金融资产的需求,如进一步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零碳金融中心。第五,绿色发展需要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绿色发展国际治理体系,避免以邻为壑的发展模式。

  以下为发言实录:

  很高兴应邀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从多边金融机构角度,与大家分享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看法。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发挥多边金融机构引领作用,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我主要讲四个方面: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多边金融机构对绿色发展的独特贡献;新开发银行在绿色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的作用;最后谈点我个人对绿色发展的一些想法或是建议。

  一、全球经济失速,绿色发展面临新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极为复杂严峻的局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大致为3.2%,2023年将放缓至2.7%,这将是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外,全球经济在过去20年间的最低增速。新兴市场经济体2023年增速预计为3.7%,显著低于2016-2019年的4.4%的年均水平。

  全球增长乏力拖累外需,而持续的地缘冲突、自由贸易受阻、金融网络碎片化等进一步压低国际贸易前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仅能维持1.0%的增长。与此同时,供给与贸易的不确定性使得能源、食品、化肥等大宗商品交易价格维持高位,推升了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风险。

  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一些发达国家不负责任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已经使得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10%以上的货币贬值,并导致显著的资本外流。高企的能源、粮食与其他原材料价格带来持续的输入性通胀,迫使新兴市场国家紧缩货币,并承担经济失速的代价。

  在这样背景下,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资金缺口。据测算,新冠疫情使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年度投资缺口增长约四分之一。另一方面,过去三年间的财政扩张压缩了各国的财政空间,在当前货币收紧、内外部融资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政府用于项目建设的支出较疫情前更为吃紧。上述两个因素叠加使得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难度大大增加。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第一,外需下滑、成本上升、货币政策收紧等因素使得新兴经济体更难在短期内平衡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第二,融资成本高企、避险情绪上升、财政空间收窄等因素使得绿色金融可调动的资源边际下滑;第三,资金紧张与投资者保守情绪可能降低绿色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资源错配,反映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出现投资过剩,而需要大力投入但具有一定风险的领域却投资不足。

  二、多边金融机构,助推绿色发展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独特的机遇,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陷入资源和环境陷阱,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要将环境制约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要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需要高质量的、绿色的基础设施。

  显然,资金缺口仍是关键因素。今后一段时期,各国公共部门将普遍面临财政空间有限、长期投资缺口扩大的矛盾;私营部门鉴于这类投资周期长、投资大、收益不确定等特点,投资意愿明显不足。

  从长期来看,相当一部分带有绿色属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依靠自身经济收益以及“外部收益内部化”等方式实现良性循环,但在目前阶段,仍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政策改革和法规变革来撬动,在这一过程中,绿色金融将发挥基础性重要作用。

  要保障绿色金融的可持续、规模化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与市场密切协调,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和政策框架,明确绿色金融实现路径和收益分配机制,使绿色金融产品相比于其他金融产品具有相当或者更高的市场吸引力,从而引入更大规模的民间资金;另一方面需要有一些具备良好信誉和一定规模,能够高举真正的绿色发展大旗,践行绿色标准,并能够以较长的投资期限来支撑、撬动、激活绿色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来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这其中就包括多边金融机构。

  多边金融机构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不以短期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提供的融资期限较长、利率较低、条件优惠、重视环境和社会治理,不仅是具体项目的资金来源,还可以改善借款国公共部门的债务结构,并引导和带动私营部门通过PPP等方式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来。据测算,多边金融机构1美元投入,能撬动8-12美元的额外投资,这种资金动员力和和引领性是非常显著的;在知识合作和能力建设方面,多边开发银行能够以项目为载体,有效传播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先进的知识、理念、经验和技术,促进用款国的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

  三、新开发银行践行绿色理念,支持可持续发展

  新开发银行于2015年7月在上海开业,7年来,银行累计批准96个项目,贷款总额约326亿美元,积极支持成员国在清洁能源、交通运输、城市发展、水资源与卫生、社会性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7年来,新开发银行几乎兑现了所有预设目标,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投资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可圈可点,有力支持了成员国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成员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新开发银行的首个贷款项目就落户于我们东道城市上海,支持上海智慧新能源推广应用。该项目利用新开发银行贷款2.23亿人民币,创新性地依托临港等产业园区厂房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区域优化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新开发银行大力支持成员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以减排为例,银行已批准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13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避免280万辆汽车排放总量。这将有助于成员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相关的气候目标。

  其中,新开发银行贷款4.36亿欧元支持的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完工后将全面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保供能力,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和能源低碳转型。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750万吨二氧化碳、2.7万吨二氧化硫和7.8万吨二氧化氮,为进一步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状况做出贡献。

  七年来,新开发银行作为国际金融市场和成员国金融市场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国际信用评级,已在国际市场累计公开发行77.5 亿美元债券。本币筹资方面,就在不久前的10月25日,新开发银行在中国银行(3.140,-0.02,-0.63%)间市场成功发行三年期30亿元人民币债券。至此,新开发银行已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累计发行330亿元熊猫债,成为市场上存量债券规模最大的超主权熊猫债发行人。

  在资本市场上,新开发银行也是绿色金融的积极践行者。新开发银行早在2016年7月,就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了30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新开发银行投资绿色项目。这是多边金融机构首次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绿色金融债。

  今年7月,新开发银行发布了2022–2026年的未来五年总体战略。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银行投资重点,即:40%的资金用于支持促进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的项目,30%的资金投向非主权业务,30%的资金以本币提供,20%的项目与其他多边金融机构进行联合融资等。

  四、绿色发展需稳中求进,更需国际合作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对绿色发展的五点看法。第一,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需要平衡绿色产业和传统行业的关系,确保转型过程尽量减少对传统行业和就业的冲击。这就需要在政策层面对可持续发展要有全局性的考量,体现短期和中长期利益取舍。第二,绿色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国情,包括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等。切勿不能脱离国情。第三,制定完善、且相对和国际接轨的绿色标准,能够避免“漂绿” (greenwashing),提高绿色资金使用效率,以更好引导投资者。第四,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在产品、模式、机制、监管等层面,加大创新力度,更好的服务投资者对绿色金融资产的需求,如进一步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零碳金融中心。第五,绿色发展需要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建立绿色发展国际治理体系,避免以邻为壑的发展模式。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新浪网

作者: 浏览次数:17